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

漣漪:動態影像及聲音互動回饋裝置

發表於2008互動創作研討會(20080425)

壹、 創作理念
漣漪,自然界中最美的曲線。在湖邊,在水池,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要透過自己手,輕輕地撥動著水面,產生美麗且連續的水波,朝著湖的另一邊流去;同時,人們也會山谷中盡情的吶喊,透過聲音與山壁反射,享受餘音繞樑的感覺。這是自然界給予人們最感動的互動。在煩忙的現代,人們生活中充滿許許多多的壓力,適當地舒發壓力,會讓人作工作更有效率,更愉快;然而,人們無法在工作中立即到達湖邊或山谷,來享受大自然的互動;因此,本創作試著透過數位的設備及軟硬體,讓人們也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給予的互動。在本創作中,透過影像及聲音整合出一個互動的環境,可以同時產生聲音的回饋及水波紋,來再現自然界的互動行為。

貳、 創作特色
近年來,互動電子藝術的研究是朝向人與影像的互動,例如:卡蜜兒.阿特貝克 (Camille Utterback, 1970~),1999年所創作的文字雨(Text Rain),觀眾透過自己的身體及手,可以去接住面畫中緩緩飄落英文字,或是讓它隨著自己手舞足蹈(圖 1)。










另外一方面互動電子藝術研究則是互動影音,依據使用者輸入的資料來產生反應,並且能夠動態地隨著操作方式而改變。例如:MIT媒體研究室(MIT Media Lab)的葛倫. 拉賓(Golan Levin,1972~),以Java Applet的程式,致力於創造互動影音環境(Audiovisual Environment),他在2003年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作品-草書(Scribble),以軟體程式將參與者的動態,轉換成為數位的影音效果,產生一件大型的抽象互動影音裝置作品(圖 2)。








本創作中,則是以使用者的動作或是發出的聲音,來產生自然界的回聲及連續水波;因此包含了聲音及影像二個部份的互動。聲音的部份,透過聲音的回授原理,加上左右聲道的互換,形成山谷中餘音繞樑的效果(圖3)。在水波紋影像的部份,透過手與布幕的互動,形成水波的效果,同時水波會朝向畫面的另一邊流動(圖4)。最後二種互動模式會互動影響,也就是當觀賞者撥動布幕時,除了會有水波外,同時也會產生聲音的回饋;當觀賞者吶喊時,聲音會形成回饋,同時水波會依聲音的高低,形同不同的波形(圖5)。相互整合,形成即時且動態的互動裝置。

















參、 技術說明

在本創作中的技術可以分成裝置及軟體二個部份。裝置的部份包括了黑布幕骨架、彈性投影布幕、單槍投影機、網路攝影機及反射鏡面、麥克風、擴大機及音箱、個人電腦(圖6)。在軟體方面,則使用Max/MSP及Jitter,聲音回授的機置,將觀看者吶喊或是拍打的聲音,以麥克風收到Max/MSP,再將聲音以左右聲道的漸變的方式漸漸變小,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必免麥克風再之收音後的高音雜訊。影像的部份,則是將觀看者觸摸彈性布幕後,將深度的變化以網路攝影機擷取,再以Jitter的物件分析影像的差異,進行產生水波的漣漪。同時聲音的高低也會形成不同高度的水波及聲音的回授。
















肆、 誌謝
本創作由明道大學數位設計學系全力支持及提供所有設備及經費,同時也感謝鄭建文老師在Max/MSP及Jitter的支援。

伍、 參考文獻
http://www.electronicbookreview.com/thread/firstperson/multitiered
http://www.flong.com/projects/scribble/

沒有留言: